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如何更好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推动“六大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已经成为我市的一道“必答题”。
10月13日,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围绕“发挥首府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创新型‘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开展了议政协商。与会市政协委员、专家、企业围绕议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深入调研,为专题议政协商打下坚实基础
为组织好这次议政协商,市政协组建由专家、部门负责人、提案人代表、界别委员参与的专题调研组,实地走访调研了我市“六大产业集群”领军企业、驻呼高校、科研院所和工业园区,与市科技局、工信局等部门座谈交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形成调研报告。
“虽然我市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够,科技创新对‘六大产业集群’支撑作用仍需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仍需推进,创新人才引育不够充分;科技创新机制还需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有待增强等问题。”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在调研报告中提出以上问题,并建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主题培育力度,加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耦合发展,提升科教资源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创新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导向作用,通过以企业为主导引领产学研融合、聚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健全产学研成果转化激励和服务机制等措施,不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人才引育支撑作用,通过紧盯六大产业发展所需引才育才、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带动人才引育、支持企业成为人才“引育用留”主体等措施,努力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紧密结合;强化政策资金保障作用,通过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推动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持续推动创新链与资金链高效协同。
建言资政,为凝聚广泛共识提供真知灼见
如何加大创新平台对“六大产业集群”的创新支撑?如何提升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如何提高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都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发挥产业链补链强链作用,市政协委员孔小恬建议:“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入库的管理;聚焦改善营商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目前,我市仍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受限,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的问题。”内蒙古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景辉建议:大力培养科研复合型人才,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专业性机构建设,完善科研成果转化考核机制,深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融通“政产学研金推用”体系。
“对比先进发达省市,我市‘六大产业集群’部分‘链长’企业在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引领支撑作用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对此市政协委员林祥权建议:依托区域优势开展技术创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等重点领域,谋划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积极发挥创新联合体的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健全完善多种类型的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多措并举促进科技要素集聚,鼓励科技型企业创业发展;落实好我市各类人才政策,尽快完善企业人才配套服务政策明确责任单位,使每项政策高效落地落实落细到位。
互动交流,为助力首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针对调研报告中指出问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委员们频频互动,坦诚协商。
“我市通过统筹谋划产业链,多措并举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增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2023年1至8月,‘六大产业集群’共完成工业产值1478亿元。”市发改委副主任张鹏表示,我市以产业链为主线,聚力谋篇重点产业链发展新格局,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关键点,加速沿链聚合、聚链成群,塑造高能级产业生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乳业、光伏制造、生物疫苗等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硅材料、电池储能、装备制造、数据中心、氢能等投资活跃度较高,成为了投资的新沃土。
“我们通过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采取梯次培育方式,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上市企业’的创新主体培育体系。截至目前,推荐 183 家高新技术企业,评价入库4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2家市级科技领军企业;中环光伏、金宇保灵、蒙草集团等5家企业获批自治区科技领军企业,居全区首位。”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刘博说,科技局积极用好本土人才资源,从驻呼高校院所聘请科技特派员315名,组建农业特派团13个、农业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31个、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4个,服务企业800家。努力培育高质量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23家,技术经纪人900余名。
市工信局副局长杨晓君表示“为助力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市工信局大力推动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工作,积极开展科创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训。通过推动工业三化转型和企业高效规范开展科研、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等举措,带动全市‘六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
一条条精准建议,一个个详尽解答,让与会人员对我市创新型“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坚定了对创新型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一业兴,百业旺。一幅创新型产业蓬勃发展的全景图正在青城大地上徐徐展开。